80电影天堂网,少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99,jαpαnesehd熟女熟妇伦,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當前位置: 資訊 >> 石化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甜原油之渴:利比亞動蕩如何攪動全球油價
2011-2-25 來源:第一財經(jīng)日報
關鍵詞:甜原油 酸原油

  利比亞原油產(chǎn)量僅占全球的2%,卻成為本次油價危機的肇始者。其原因在于:本輪阿拉伯地區(qū)政局動蕩開始以來,中東輸往世界的原油在本周首次開始減少。
  由于利比亞的動蕩,跨國石油公司大幅收縮了其在該國的石油生產(chǎn)。巴克萊資本公司估計,最近幾天,利比亞輸往全球市場的原油最高每天減少了100萬桶,遠高于其日產(chǎn)量的一半。投資者擔心,如果動蕩蔓延到中東地區(qū)其他的關鍵產(chǎn)油國,該地區(qū)的石油生產(chǎn)將受到更大影響。
  經(jīng)濟學家擔心,若今年全年原油價格高企,脆弱的全球經(jīng)濟復蘇將因此放緩。一般說來, 油價每上升10美元/桶,全球GDP增速就會在兩年的周期內(nèi)下降0.5個百分點。

  歐亞依賴利比亞甜原油

  利比亞的原油減產(chǎn)能驚擾全球市場,是因為其高品質(zhì)。該國所產(chǎn)原油含硫量極低,是汽油、柴油特別是航空燃油的上佳原料,被稱為“甜原油”。很多歐洲、亞洲煉油廠沒有設備來精煉含硫量高的“酸原油”,因此對利比亞原油的需求很大。利比亞85%的原油出口到歐洲,1/3輸往意大利。剩下的15%中,大部分出口亞洲,只有約5%出口美國。
  在歐洲,柴油作為貨車燃料的使用率要遠高于美國。而一旦歐洲使用酸原油來煉制燃油,成本將比目前高得多。
  盡管沙特阿拉伯目前尚有超過400萬桶/日的閑置產(chǎn)能,并且已經(jīng)承諾,若有需要,可迅速擴產(chǎn),但其能增產(chǎn)的幾乎全是酸原油。
  石油業(yè)專家預計,如果利比亞的動蕩再持續(xù)數(shù)周,歐洲的煉油廠只能轉(zhuǎn)而從阿爾及利亞和尼日利亞進口甜原油,而這兩個國家目前是美國進口甜原油的主要來源。如果這種情況出現(xiàn),美國的汽油價格將會上升。在過去一周里,美國普通汽油的價格每加侖已經(jīng)上升了6美分,達到平均3.19美元/加侖(約合0.84美元/升)。
  美國能源政策研究基金會主管勞倫斯·戈德斯坦說:“這將迫使所有的甜原油煉廠競相出價搶奪甜原油。品質(zhì)比數(shù)量更重要!
  國際上衡量航空燃油價格的指標品種“灣岸航油”(Gulf Coast jet fuel)23日在現(xiàn)貨市場上大漲10.7美分,達到2.99美元/加侖,使得航空業(yè)提價壓力加大。同時,美國市場柴油價格在過去一周里也上升了4美分,達到3.57美元/加侖,為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上次全球甜原油短缺是在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當時油價曾沖至140美元/桶,且還比目前好——當時短缺主要是由漸增的需求造成的,而非供應突然削減。

  美國其實不如歐洲脆弱

  咨詢機構戰(zhàn)略能源和經(jīng)濟研究公司的總裁邁克爾·林奇表示,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正在沖向120美元/桶,而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zhì)原油期貨價格將在近期達到110美元/桶。若達到這一價位,美國的汽油平均價格將升至0.924美元/升,消費者將迅速隨之減少外出就餐之類的開銷。相應的規(guī)律是:美國汽油價格每上升一美分,消費者每年將在燃油上至少多付出10億美元。
  事實上,美國的很多煉油廠擁有精煉酸原油的設備,因為其處理的相當一部分原油來自拉丁美洲,后者所產(chǎn)原油大多是酸原油。因此,比起歐洲來,美國在甜原油短缺之時,顯得并不那么脆弱。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國際市場甜原油的供應趨緊,美國可能釋放一部分戰(zhàn)略原油儲備,但這對平抑油價只能起到微弱的作用。

  阿爾及利亞受關注

  意大利ENI公司、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Repsol)、法國道達爾公司(Total)、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德國巴斯夫公司目前均已暫停其在利比亞的大部分原油生產(chǎn),并撤出人員。利比亞的大部分油田和港口位于該國東部,目前卡扎菲政權已經(jīng)失去對東部地區(qū)的控制。
  觀察人士正密切關注利比亞鄰國阿爾及利亞的局勢,后者是美國的第七大原油供應國。過去幾周,阿爾及利亞零星出現(xiàn)了一些針對高物價和高失業(yè)率的示威。
  美國休斯敦大學能源經(jīng)濟學教授邁克爾·埃科諾米德斯說:“阿爾及利亞的社會問題、種族問題和激進宗教組織活動交織在一起,局勢難料。如果失去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的原油,很多煉油廠將突然停產(chǎn)!
  在不少中東國家,石油生產(chǎn)由國有石油公司控制。而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的情況不同。在這兩國,歐洲和美國石油公司在過去10年中投入巨資開采石油。利比亞發(fā)生的情況已經(jīng)表明,這些歐美油企寧可停止石油生產(chǎn)、關閉機構,也不愿拿雇員的生命冒險。

注: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內(nèi)容均注明出處,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
(藍劍)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