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纖維等3項功能性纖維科研成果通過鑒定
2010-1-13 來源:中國紡織報
關鍵詞:竹炭纖維 椰炭纖維 鍺纖維 功能性纖維
由山東省紡織科學研究院與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雪達集團有限公司、濰坊齊榮紡織有限公司、山東華龍紡織有限公司、青島華泉服裝有限公司、青島紡聯(lián)紡織(集團)公司等企業(yè)合作完成的3項山東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日前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通過鑒定的3項成果是:可降解竹炭再生纖維素纖維應用研究及功能性生態(tài)紡織品開發(fā)、椰炭纖維功能性應用研究及系列生態(tài)產品的開發(fā)、鍺纖維系列生態(tài)紡織品功能性研究與開發(fā)。
竹炭再生纖維素纖維、椰炭纖維、鍺纖維都是近年來推出的新型功能性纖維。可降解竹炭再生纖維素纖維是將納米竹炭微粒加入到粘膠纖維中制成,具有很強的吸附分解能力,具有吸附異味、除臭及吸濕快干、透氣等功能,還具有抑菌抗菌、產生負離子、發(fā)射遠紅外線、抗紫外線等保健性能,同時也可自然降解。椰炭纖維采用新型改性聚酯纖維載體材料,利用廢棄的椰殼,符合可循環(huán)使用資源的發(fā)展趨勢,同時也具有吸濕除味、產生負離子、發(fā)射遠紅外線、防紫外線等功能,而且由于椰炭中的微孔面積比竹炭還要大4倍,比竹炭透氣性更好、因此吸附能力更強。鍺纖維也采用改性聚酯載體材料,加入鍺元素,使產品在貼身穿著時,能在人體溫度的作用下發(fā)射遠紅外線,產生負氧離子,而且纖維中的微量鍺元素還可透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內形成有機鍺,有益于人體健康。
3個項目在對新型纖維性能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解決了新型纖維與多種纖維混紡交織、染整過程中的難點,采用生態(tài)加工技術,節(jié)能減排,實現(xiàn)了清潔生產,為國產新型纖維的紡、織、染整一條龍加工的工業(yè)化生產和市場應用提供了可行性依據。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3項成果技術先進、工藝合理,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