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過后,國內能源、化工類期貨品種對原油的獨自拉升視而不見,并毫無喘息的一路向下調整。自2月22日開盤至3月12日,NYMEX原油收盤報81.24美元/桶,漲幅為1.17%;LLDPE收盤報11345元/噸,跌幅達7.76%;PVC收于7480元/噸,跌幅4.1%;PTA收于8292元/噸,跌幅3.98%;燃料油相對堅挺,收于4563元/噸,但也下跌0.13%。何種原因致使化工類期貨行情與原油出現背離?又是誰主導而致?市場對貨幣政策的退出憂慮不得不提。
原油順勢走強 但不可掉以輕心
美國經濟復蘇體現在近期陸續(xù)改善的經濟數據上: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的就業(yè)數據顯示,雖然2月份美國非農就業(yè)人數環(huán)比依然下降3.6萬人,但好于市場下降6.8萬人的平均預期。而失業(yè)率在2月份維持9.7%,同樣好于9.8%的平均預期。就業(yè)市場的恢復關系到美國國內私人需求等內生動力的恢復情況,因此市場十分關注。此外,報告還顯示,近期美國離職率已出現連續(xù)穩(wěn)定的下降情況。非農就業(yè)崗位在1、2月未能實現持續(xù)轉正的情況下,預計3月就業(yè)崗位將出現幅度明顯的正增長。這也將打破美國“無就業(yè)復蘇”現狀,鞏固其實體經濟回暖。而美聯儲上月上調貼現率的舉措表明美國當局也對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美國經濟今非昔比,美元短暫回調及原油需求恢復性增長,齊齊推動國際原油價格逐漸攀升并有上探85美元/桶之意。OPEC組織及國際能源機構均于近日調高全球石油需求預期,其中國際能源機構預計隨著亞洲國家經濟較快增長和石油需求相應增加,2010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將升至8660萬桶,將比2009年高出160萬桶,增長率達1.8%。
原油此輪上漲的最大因素緣于美元回調,但目前中國和美國的退市策略與否平穩(wěn),歐洲部分國家的債務危機是否會惡化等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美元是否結束上漲進入階段性回調暫無法定論,故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一旦美元重返漲勢,將會對原油及大宗商品市場構成重創(chuàng)。
政策擔憂凸顯 化工品種與原油背道而馳
宏觀數據的利好是一把雙刃劍,在顯示國家經濟增長的同時,也預示著通貨膨脹的顯現。3月11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2月份經濟數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2.7%,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的2.25%,并逼近3%這個通脹風險警戒線;工業(yè)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5.4%,漲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生產資料價格漲幅所致。結合2月份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的構成指數中,可以看出企業(yè)成本壓力正在不斷上行,對于企業(yè)來說,通脹壓力在增加;同時工業(yè)、消費、投資等數據均高位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采取的各項貨幣緊縮措施驗證了中國政府已將控制通貨膨脹提上議程這一事實——兩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與大規(guī)模發(fā)行央票。正因為中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控制通脹的措施導致市場對政府收緊銀根的擔憂愈演愈烈,導致國內證券及商品市場均表現為弱勢震蕩下行,并上演原油未跌而國內能源化工品期貨普跌的局面。LLDPE、PVC均大幅度回調,并有二次試探2009年末低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