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述精神,廣匯能源計劃今年從齋桑湖進口4萬噸原油,并在吉木乃口岸就近建設原油裝卸站,出于稅收考慮,當?shù)卣蚕M麖V匯能源能在疆內建設煉油廠。但原油進口權這一困局無法解開,上述目標近期很難實現(xiàn)。
據(jù)卓創(chuàng)資訊能源行業(yè)分析師呂斌介紹,按照目前的政策,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和珠海振戎等少數(shù)幾家公司擁有原油進口權,而諸如山東濱化、黑龍江聯(lián)合等煉化企業(yè)之所以獲得進口權,也是因為與國企合資戴上了“紅帽子”,純民資背景的企業(yè)很難有渠道進口原油。
不過,事情正在朝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據(jù)了解,目前新疆自治區(qū)政府已經組成專門的協(xié)調小組,會同國家能源局與中聯(lián)油方面進行溝通。如果溝通順利,廣匯能源有望在擁有首個跨境天然氣管道之后,成為首家獲得原油進口權的純民營企業(yè)。
期盼進一步開放LNG進口
除原油進口權外,一直謀求布局海外LNG市場的廣匯能源,在LNG進口上也遇到了“玻璃門”。
目前,廣匯能源已投資15億元,在江蘇啟東建立了LNG分銷轉運站,預計2013年11月試運行。但是由于無法建設大型的LNG接收站,啟東轉運站只能轉接大型能源央企進口的LNG,之后再做二級批發(fā)。
在天然氣進口方面,盡管國家沒有明文規(guī)定限制民資,但陸上天然氣跨境管道和海上LNG接收站獲批前提是,必須先落實海外資源。因此,對于民營企業(yè)而言,從海外進口LNG并在沿海接收,實際上一直存在著無形的“玻璃門”。
與廣匯能源類似,另一家民營能源巨頭新奧能源副總裁薛智日前表示,該公司正在舟山群島籌建國內第一個民營LNG進口碼頭。早先,新奧能源曾在溫州申請建設LNG進口碼頭,但由于與幾大石油公司的碼頭布局沖突,因此未獲批復。
盡管薛智表示要盡快申報,但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徐博認為,“關鍵是資源怎么落實?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找資源都困難,民營企業(yè)就更不容易了,單憑意向性協(xié)議國家是不會批的。”
除了資源,無論是LNG還是儲油罐,在運行維護上,都涉及到安全管理的問題。自從中石油大連油罐發(fā)生爆炸后,發(fā)改委在審批類似項目上,也變得更加謹慎。
據(jù)了解,廣匯能源等相關民企已就進一步向民企開放LNG進口一事向國家能源局提出建議,但目前國家能源局內部仍有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