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通路在抗腫瘤免疫的啟動和“冷”腫瘤向“熱”腫瘤的轉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腫瘤免疫治療的一個有希望的治療靶點。然而,腫瘤細胞在應對cGAS-STING信號通路的激活時亦觸發(fā)了其內部的保護性自噬。自噬的激活又會導致STING降解,對STING的激活起“剎車”作用以避免免疫過強。此外,自噬還可以減少應激反應,阻止ROS的積累,限制腫瘤細胞的相關損傷,促進腫瘤生長。
基于此,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于德新教授團隊和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崔基煒教授團隊合作搭建了一種包含錳離子、葡萄糖氧化酶(GOx)和自噬抑制劑羥基氯喹(HCQ)的可局部注射的水凝膠,通過多機制增強免疫用于防止三陰性乳腺癌術后復發(fā)和轉移。水凝膠在術區(qū)持續(xù)釋放Mn2+、GOx和HCQ,Mn2+進入腫瘤細胞內發(fā)揮STING激活作用,此外,在GOx的催化下,瘤內葡萄糖被氧化生成葡萄糖酸和H2O2,形成富H2O2的微環(huán)境。產生的H2O2被釋放的Mn2+催化產生高毒性的?OH,殺死腫瘤細胞。釋放的胞質DNA和線粒體DNA用于雙向cGAS-STING通路的激活,刺激IFN-β分泌,以招募更多的效應T細胞至腫瘤微環(huán)境中。同時,HCQ抑制cGAS-STING通路的激活而產生的的保護性自噬,解除自噬對其的“剎車”作用,提升cGAS-STING通路激活而導致的免疫治療效果(圖1)。
圖1. 水凝膠包載納米顆粒的合成及其免疫治療示意圖。
研究者以介孔硅為主要載體,基于靜電相互作用實現(xiàn)了GOx的負載,基于金屬-多酚配位化學實現(xiàn)了Mn2+的負載。采用脂質體納米顆粒實現(xiàn)了HCQ的高效包封。瘤內葡萄糖在GOx的催化下產生葡萄糖酸和 H2O2。產生的 H2O2 在Mn2+存在時通過類芬頓反應產生高毒性的?OH,進而對腫瘤細胞起到很強的殺傷作用。將所制備納米藥物與海藻酸鹽(ALG)溶液注入腫瘤術后部位,在Ca2+交聯(lián)作用下,原位組裝形成水凝膠包載納米顆粒給藥體系(圖2)。
圖 2. a) GM@MSN 納米顆粒制備示意圖; b) GM@MSN 制備的驅動力,包括配位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和氫鍵; c) GM@MSN 的 TEM 圖像和 EDX 圖譜; d) MSN、MSN-NH2、M@MSN 和 GM@MSN 的 Zeta 電位; e) GOx 催化的葡萄糖和 Fenton 類反應示意圖。
通過Western實驗檢測了STING、TBK1、IRF3、P-STING (Ser366)、P-TBK1 (Ser172)和P-IRF3 (Ser396)的表達,反映了GM@MSN聯(lián)合LipHCQ對STING通路的激活作用。ELISA實驗證實了CDT結合Mn2+可放大STING信號,誘導4T1細胞釋放更多干擾素和炎癥因子。為了更好地理解 STING 的激活作用,研究者還對治療后的自噬水平進行了研究。通過Western 實驗評估了 LC3B-II 和 p62的表達。與PBS組和GM@MSN組相比,LipHCQ處理細胞中的LC3B-II和p62蛋白明顯增加,表明自噬抑制導致細胞內自噬體大量產生。此外,GM@MSN處理的細胞中p62蛋白下調,這可能是由于STING通路的激活導致了保護性自噬。重要的是,H/GM@MSN組的LC3B-II和p62表達量高于其他組,表明內部保護性自噬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這一途徑的阻斷應有利于氧化損傷的增強和dsDNA的積累,從而進一步放大STING途徑(圖3)。
圖 3. a) STING 通路激活示意圖;b) 用 PBS、LipHCQ、M@MSN、GM@MSN 或 H/GM@MSN 培養(yǎng) 4T1 細胞后,STING 通路蛋白的 Western 印跡分析。Elisa分析c) IFN-β、d) TNF-α、e) IL-6 的分泌;f) HCQ 增強 STING 通路示意圖;g) 不同 NPs 培養(yǎng) 24 小時后 4T1 細胞中自噬指示蛋白(即 LC3B 和 SQSTM1/p62)的表達; h) 不同處理 24 小時后 4T1 細胞中自噬小體的電鏡圖像。
在術后4T1荷瘤小鼠上評估了對腫瘤復發(fā)的抑制作用。與其他組相比,H/GM@Gel組能很好地控制了腫瘤的復發(fā)和生長。為了進一步探索該納米體系對轉移瘤是否有治療效果,該團隊又建立了小鼠肺轉移腫瘤模型。PBS、H@Gel和M@Gel組處理的小鼠的肺組織具有明顯的乳腺癌轉移灶。相反,在H/GM@Gel 組隨訪時間內觀察到少量肺轉移灶的出現(xiàn),這表明H/GM@Gel 可以有效抑制轉移性腫瘤細胞的生長(圖4)。
圖 4. a) 抑制腫瘤復發(fā)的免疫療法示意圖;b) 治療期間小鼠體重的變化;c) PBS、H@Gel、M@Gel、GM@Gel 和 H/GM@Gel (GOx:3 mg/kg;HCQ:10 mg/kg)治療后腫瘤體積的變化 d) 和腫瘤重量的變化;e) 不同治療后復發(fā)腫瘤的照片;f) 不同治療后復發(fā)腫瘤組織的 H&E 和 Ki67 染色圖像;g) 抑制肺轉移瘤的免疫療法示意圖;h) 不同治療后小鼠的生存曲線; i) 肺轉移瘤圖片;j) 肺轉移瘤定量分析;k) 不同治療后轉移性肺結節(jié)的 H&E 染色。
為了證明自噬抑制可以增強STING通路激活引起的抗腫瘤免疫,研究者測定了腫瘤內免疫細胞的浸潤。與其他組相比,H/GM@Gel 組誘導輔助T淋巴細胞(CD3+D4+)和細胞毒性T細胞(CD3+CD8+)的比例最高。這是由于CDT顯著增強Mn2+的STING通路激活加之HCQ解除對STING通路的“剎車”,釋放較多IFN-β及促炎因子刺激DC成熟以招募更多細胞毒性T細胞的結果。同時,相對于所有治療組,H/GM@Gel 組誘導的成熟DC數量也是最多的。此外,與PBS組相比,H/GM@Gel組可顯著降低MDSC和Tregs的比例。研究者進一步分析了TME內效應記憶細胞的比值,結果顯示H/GM@Gel治療組產生的TEM水平是PBS治療組的2.37倍。這些結果進一步表明,H/GM@Gel可以有效地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并誘導長期免疫記憶效應,預防腫瘤復發(fā)和轉移。
總的來說,本工作設計了一個由水凝膠包載的H/GM@Gel治療平臺,該體系可持續(xù)釋放GOx和Mn2+,通過CDT在腫瘤細胞中有效地產生ROS,釋放大量胞質dsDNA和線粒體dsDNA,從而與Mn2+結合加速和放大STING通路的激活,增強先天免疫。此外,由于STING通路的激活而產生的保護性自噬被HCQ切斷,可進一步擴大了STING通路激活產生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同時,CDT可有效誘導ICD,釋放腫瘤細胞抗原,刺激DC成熟并招募更多的T細胞進一步殺傷腫瘤。通過這兩種作用的協(xié)同,H/GM@Gel已被證明在腫瘤中具有優(yōu)越的STING通路激活作用。由于STING通路的激活,有效的I型IFN應答和抗原特異性T細胞應答被激活,從而對術后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產生顯著的抑制作用。綜上所述,H/GM@Gel在4T1荷瘤小鼠模型中顯示出有效的腫瘤生長抑制作用,在促進抗腫瘤免疫治療方面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8211
- 廣東省科學院郭會龍/廣州紅會醫(yī)院于鋒、林穎 MTB:微環(huán)境調控可注射水凝膠在中耳-乳突炎性缺損修復領域的新應用 2025-05-17
- 西南醫(yī)大口腔醫(yī)院陶剛/黎春暉/蔡蕊團隊:具有ROS觸發(fā)藥物釋放特性的可注射水凝膠實現(xiàn)抗菌劑和抗炎納米顆粒協(xié)同遞送用于牙周炎治療 2025-04-15
- 吉林大學劉鎮(zhèn)寧教授/王冰迪博士團隊 Adv. Sci.:亞精胺功能化可注射水凝膠減輕炎癥反應,促進急性和糖尿病傷口愈合 2024-04-17
- 山東大學欒玉霞教授團隊 Nat. Nanotech.:發(fā)現(xiàn)解決CAR-T細胞療法實體瘤療效受限的有效方法 2025-05-20
- 吉大陳學思院士、孫靜教授團隊 JACS:聚類肽輔助因子精準調控熊果酸螺旋納米纖維原位動態(tài)組裝實現(xiàn)協(xié)同腫瘤增效治療 2025-05-13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tài)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