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科研績效評價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召開
2009-05-26 來源:光明日報
學術質量的評價主要是指對評價對象的實質內容進行精細的評價,其核心是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評價
學術質量的評價最終依賴于時間和實踐/社會的評價和檢驗。在有限時間和實踐中所得出的評價結果具有相對性,絕不能將其絕對化,但也不能因其相對性而否認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目前關于創(chuàng)新力的評價指標大多為“定性”,主要通過同行專家的審讀來直接測度。比如對文科論文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評價,目前主要是通過同行專家對選題、綜述、研究方法、觀點(思想)、資料、論證、結論等方面有無、有多少 “新意”來判斷。目前較好的“引文索引數(shù)據(jù)庫”、“文摘數(shù)據(jù)庫”只能夠具有部分的“查新”功能,遠不能代替同行專家的直接判斷。與會者認為,如何將同行專家的共識評價集中起來建立數(shù)據(jù)庫(將定性評價轉變?yōu)槎吭u價),如何共享不同階段同行專家評價的成果,如何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增加評價的公開性、透明性,如何優(yōu)化現(xiàn)存的“引文索引數(shù)據(jù)庫”以提高同行專家評價的準確性和評價效率,是當前評價研究的關鍵課題。
評價研究的共識成果應立即轉變成有關政策和措施,改進現(xiàn)行的學術評價辦法,朝著健全良好的學術秩序和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的正確方向邁出堅實的一步
與會者認為,學術評價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學術秩序和營造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以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繁榮發(fā)展學術研究。經過認真的研討形成的共識成果應能致用。例如,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有:為了有力地遏制目前以數(shù)量評價代替質量評價的不良傾向,要淡化成果數(shù)量的要求,以利于形成寬松、從容、可以讓學者心無旁騖的學術環(huán)境,為出精品提供充足的閱讀、思考、交流、寫作、評價(評價也算工作量,改變目前學者只顧自己寫,不管或不愿評價他人成果的傾向)的時間和空間,先鼓勵“少而精”,爾后再鼓勵“好而多”;為了徹底遏制以行政權力干涉學術權力、以人情關系影響評價活動等問題,除了采取從制度層面厘清行政與學術權力的界限外,還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評價對象和評價目的,將精審同行專家的評價與廣大同行的評價、社會評價等結合起來;取消“以刊評文”等只重形式不重研究成果質量就直接與獎金、資源密切掛鉤的規(guī)定。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lián)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chen)
相關新聞
- 國務院關于優(yōu)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 2018-07-25
- 中國工程院 | “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 - 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環(huán)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將于2025年6月20日于成都召開 2025-05-12
- 中國化學會第七屆西南地區(qū)高分子及復合材料學術研討會將于2025年5月9-11日在云南·昆明舉辦(第二輪通知) 2025-02-26
- 第四屆先進凝膠材料與軟物質國際學術研討會將于2025年5月16日在杭州召開 2025-01-27
- 第七屆國際液晶光子學會議(SLCP 2018)在南京大學召開 2018-04-16
-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在南京大學舉行 2016-07-11
- 第十一屆中美華人納米論壇在南京大學召開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