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禮受訪談中科院打造人才“宜居”新環(huán)境
2011-06-1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如果中國的拔尖科技人才大部分不在科學院,科學院還是國家隊嗎?科學院還是火車頭嗎?”
“若不能提供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適宜環(huán)境,中科院能留住這些人才嗎?”
“若不能打造適合青年人才成長的環(huán)境,中科院人才發(fā)展如何持續(xù)?”
……
前一個問題是中央首長對中科院以及新任院長白春禮的囑托,后面的問題是他履新以來對人才問題的戰(zhàn)略思考。
“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中一直回旋!”近日,白春禮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告訴記者。
這些問題對中科院來說,是一個新的考驗,但更轉化成了前進的動力。
3個月來,白春禮和中科院其他領導與國際上各領域頂尖人才進行多次聯系,他還設立院長信箱,了解一線科研人員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員的實際需求,召開院士、人才座談會,提出人才強院的“3H”計劃,穩(wěn)定支持人才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3S”計劃……中科院還成立“青促會”,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和支持力度,開始推動“冠名研究員”等計劃……
中科院著手打造人才“宜居”新環(huán)境。
引頂尖人才筑巢
3月3日,白春禮向中科院院屬各單位、院機關各部門主要領導發(fā)出258封信,號召大家為院發(fā)展建言獻策,并提出4個問題。
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更好地出重大成果和拔尖人才?”白春禮表示,這是國家的戰(zhàn)略需求和時代變革的需求。
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第二十九章,明確提出了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新要求——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要求圍繞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以高層次創(chuàng)新型科技人才為重點,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chuàng)新團隊。
中科院黨組認為,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端之際,世界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
過去的十年,全球經歷了快速發(fā)展和深刻變革。這一變革的四點特征可歸納如下:
第一,人類進入有史以來空前繁榮的時代。各個國家仍然面臨著難得的發(fā)展機遇。第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深刻地改變了世界。在這種大背景下,各國為掌握國際競爭主動,紛紛把深度開發(fā)人力資源、實現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作為戰(zhàn)略選擇。第三,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交通、通訊、互聯網的發(fā)展,使人們的聯系更加緊密。物理距離在不斷縮短,共享優(yōu)秀文明成果的機會增多,資金、資源、知識、人才等跨國流動頻繁,各國之間呈現出利益交融、相互依存的格局,前途、命運息息相關。第四,人類正面臨著不同風險的挑戰(zhàn)。促進世界經濟的強勁、可持續(xù)、平衡增長,解決重大全球性問題,推動人類文明向更高水平邁進,越來越依賴于科技的創(chuàng)新和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
在這四個特征中,有3點和人才直接相關。國家的需求和時代的變革對人才尤其是尖端人才的需求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直接和強烈。
求賢若渴!3月,中科院開始部署和推動國內外頂尖科技人才的吸引工作。
隨后,白春禮和中科院的副院長們,分別與一批國內外各科研領域的頂尖人才多次面談,征詢他們對尖端人才引進的意見和建議。
在5月20日召開的2011年中國科學院人才領導小組會上,白春禮提出:中科院各部門要把頂尖人才引進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他要求各創(chuàng)新基地要仔細梳理國內外各領域的華裔頂尖人才,積極與他們聯系和溝通,率先吸引他們到中科院工作。
與此同時,中科院研究所也積極行動了起來。白春禮要求各研究所積極物色和爭取優(yōu)秀科學家來相關研究所工作。一旦有初步意向,中科院分管院領導要對遴選出來的頂尖科學家進行“一對一”聯系,以搶占人才競爭機遇。
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中科院與數名各領域國際頂尖科學家就歸國工作達成一致意見。值得一提的是,在擬引進的這些頂尖人才中,有領域內論文在全世界引用第一的科研人才,有在某一學術領域公認的國際領軍人才,有發(fā)達國家的國家科學院院士,也有國內科研領域急需的科學家……
5月27日,白春禮還專門寫信給北京市領導,就為引進杰出人才共建研究機構爭取北京市領導的支持。這得到了北京市的積極回應。
筑巢才能引鳳!“中科院將根據國家戰(zhàn)略需求和學科發(fā)展需要,審慎謀劃建立新的研究機構,積極打造尖端人才引進的環(huán)境!
中科院這一尖端人才引進戰(zhàn)略也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領導的支持,并得到了國家“頂尖千人計劃”的支持。
中央有關領導在給中科院的批示中指出:“贊同‘民主辦院、開放興院、人才強院’的理念。中科院尤其要千方百計培養(yǎng)和吸引國家級的一流科研領軍人才,支持他們出世界先進成果,成國際公認名人!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5-04-21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啟事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4-11-12
- 年薪75萬+!西北工業(yè)大學誠邀海內外青年英才加盟! 2024-10-08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tài)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
- 西工大于海東/梁飛、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Matter:摩擦電貼片通過銅死亡抑制術后黑色素瘤復發(fā) 2025-04-15
- 中科院化學所賈迪課題組 Nat. Commun.:利用光散射量化復雜凝膠體系中動態(tài)弱鍵的強度及物理交聯點密度 2025-04-08
- 白春禮考察調研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201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