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微量分析測試方法與儀器研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在清華大學分析中心會議室舉行。出席本次會議的有中國科學院陳洪淵院士、姚守拙院士、張玉奎院士、柴之芳院士、張希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莊乾坤教授、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丁輝研究員、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劉清珺研究員、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劉虎威教授、中科院化學所陳義研究員、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陳國南教授、清華大學化學系張新榮教授、林金明教授等13名學術委員會委員。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陳洪淵院士主持。
清華大學副校長邱勇教授到會致開幕詞。邱勇教授對到會的委員們在清華大學慶祝建校101周年及“五一”節(jié)之前參加此次會議表示感謝,同時熱烈祝賀本次會議的召開。他對微量分析測試方法與儀器研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取得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表示學校將繼續(xù)支持重點實驗室的發(fā)展;瘜W系主任張希院士認為分析化學學科應該形成理工結合的典范,形成分析新原理和儀器研制的創(chuàng)新群體。清華大學實驗室與設備處處長武曉峰教授、化學系黨委書記尉志武教授以及實驗室全體成員出席了開幕式。
合影留念后由尉志武教授帶領委員及領導參觀了清華大學化學系攝影展。實驗室主任林金明教授匯報了實驗室2011年度發(fā)展情況,提出了未來三年的發(fā)展目標。四位優(yōu)秀青年教師分別匯報了微流控芯片、質譜、光譜、納米傳感技術等最新科研成果。與會專家針對實驗室現(xiàn)狀以及今后發(fā)展目標進行了討論。委員們認為,重點實驗室的學科研究方向很前沿,已形成學術團隊,建議實驗室今后應該繼續(xù)以項目為引導,通過項目把大家集中起來,建立共同的目標。希望實驗室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結合計算機軟件技術,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加強儀器研制,通過發(fā)展高靈敏度檢測新方法,形成自己的特色。
- 北京市科委召開2011年度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作會議 2011-07-07
- 江蘇省柔性電子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2019-12-18
- 南開大學新能源材料化學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首屆學術委員會會議舉行 2016-09-28
- 碳纖維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化工大學)召開學術委員會會議 2016-04-12
- 告別“電線纏身”時代 - 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團隊 Nat. Commun.:研發(fā)出可穿戴心電“電子紋身” 2025-04-08
- 清華大學楊睿教授團隊 JCP:高效準確預測PBAT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使用壽命 2025-03-19
- NTU夏焜/清華大學高華健/浙江大學王冠楠 Sci. Adv.:流變學范式揭示長期粘附耐久性的內在機理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