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長調整:如何帶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動力
2012-01-1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60后”紛紛走上前臺
大學校長如何定位?如何處理學術與行政的關系?新校長們以行動踐行著自己的理念。趙躍宇面對湖南大學的3000多名學生宣布:在校長任期內,不申報新科研課題,不新帶研究生。
面對隨后出現(xiàn)的贊賞和質疑,趙躍宇引用岳麓書院對聯(lián)表明心跡:“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素。”
程方平為此叫好:“這是務實之舉。項目課題本身就十分耗費精力,而一些校領導利用職權報課題、掛名,也會傷及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可以看出,張躍宇是想認真地做好校長!
新氣象還包括,一批“60后”紛紛走上前臺。
2011年新上任的14位“211”校長有8位屬于“60后”。他們有幾個共同特點:1990年前后以碩、博學歷留校任教;大部分在國內取得博士學位,并以博士后或高級訪問學者身份在國外留學進修多年。而諸如天津醫(yī)科大學新任校長尚永豐等人,則直接在國外名牌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這8位“60后”校長中,有6位是理工科出身,其余兩位為經濟學出身的新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和管理學出身的新任西南大學校長張衛(wèi)國。其實,細數(shù)近6年來“211”高校中履新的24位“60后”校長,只有西北大學校長方光華出身文史專業(yè)。
程方平分析認為,這與公立高校校長也被納入黨管干部體系有很大關系。自建國以來,上至中央領導下到基層干部,理工科畢業(yè)生一直是各級領導干部的主體。不過,自2003年以來,已經有多位新任中央領導來自經濟、法律專業(yè)。
“還是期望遴選校長能平衡文史和工科背景!背谭狡秸f。
北京理工大學文學院教授楊東平曾撰文稱:對新一代大學校長,也許人們的期待比評價更多。高等教育現(xiàn)實和目標,轉化為對大學校長的高標準:既要是學問家、教育家,又要是政治家,還要是公關專家和理財專家。
“經過十年建設,‘985 工程’重點建設學校的整體實力顯著提升,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大學的差距明顯縮小,已經具備了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大學的基礎。同時,我國高校同世界一流大學相比,在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制度和學術環(huán)境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相當差距”
2011年對于中國的重點大學建設來說,應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年頭。8年前,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王大中在“一流大學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上首次公開了清華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時間表:從2003年到2011年,力爭躋身于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從2012年到2020年,努力在總體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當時,“985工程”已經開始實施。對于這項以建設世界一流高校為目標的計劃來說,清華大學公布時間表,無疑令國人對其更具信心。
如今清華百歲已過。在清華百年校慶新聞發(fā)布會上,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陳旭宣布了清華大學新的目標:計劃在2020年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并在2050年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2020年也是“985工程”設立時的“底線”。1999年工程啟動時,國家曾希望在10至20年內完成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
最新一期“985工程”已在2011年進入實質階段。它將持續(xù)至2020年,擔負起指導中國大學沖擊世界一流的最后任務。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lián)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雙一流大學2000-2018年度國家三大獎統(tǒng)計情況 2019-06-28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排行榜”首次發(fā)布 2018-05-29
- 化學反應存在新動力:隧道控制效應 2011-06-13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yè)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yī)用材料聯(lián)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