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兩親性嵌段共聚物通過自組裝形成的聚合物囊泡,具有穩(wěn)定性高、包載能力強的優(yōu)點,作為藥物載體材料受到廣泛的關注。刺激響應型聚合物囊泡能對外界刺激產生響應,可應用于靶向藥物傳遞、可控釋放等領域;钚匝躅(ROS)作為生物體內有氧代謝的副產物,因其強氧化性和在腫瘤和炎癥組織的特異性富集而作為一種刺激源,可刺激氧化響應性囊泡作出反應。而要真正將這類聚合物囊泡應用于生物醫(yī)用領域,其生物相容性十分關鍵。
聚類肽(polypeptoid)是一類酰胺鍵上的質子被取代的聚氨基酸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為分子間和分子內不存在氫鍵相互作用,聚類肽能夠溶解于大部分有機溶劑,和常規(guī)的聚肽(polypeptide)分子相比更易制備和應用。法國巴黎高科化學學院李敏慧教授和浙江大學凌君教授合作,設計制備了一種完全由聚類肽構成的氧化響應性聚合物囊泡。這種共聚物的疏水段是一種側鏈含硫醚鍵的新型聚類肽:聚(N-3-甲硫基丙基甘氨酸) (PMeSPG),親水段則由具有優(yōu)良水溶性和抗蛋白粘附能力的聚肌氨酸(PSar)構成。共聚物通過兩種N-硫代羧基內酸酐(MeSPG-NTA和Sar-NTA)的順序分段投料聚合合成(圖1)。通過納米沉淀法、雙乳液法等自組裝方法,PMeSPG-b-PSar能分別形成納米和微米尺度的聚類肽囊泡。
圖1. 共聚類肽PMeSPG-b-PSar的合成與自組裝
PMeSPG-b-PSar的氧化響應性來自于側鏈硫醚鍵在氧化條件下轉化為高度親水的亞砜基的反應,這會導致PMeSPG段的親疏水性發(fā)生徹底轉變,從而使得囊泡失穩(wěn)崩解。經(jīng)納米沉淀法形成的納米囊泡在雙氧水(H2O2)溶液處理下完全消失,只剩下極少數(shù)松散絮狀結構。而在共聚焦顯微鏡的表征下,由雙乳液法獲得的微米囊泡(尼羅紅標記)在8.8 mM H2O2刺激下隨時間逐漸崩解的過程被完整記錄下來。如圖2A所示,在加入H2O2刺激后,囊泡隨著膜結構的繃緊而首先形成更規(guī)整的球形結構,接著囊泡膜開始抖動,且抖動隨時間愈發(fā)劇烈,囊泡膜表面形成許多孔隙,最終在225 s左右囊泡完全崩解。動態(tài)的核磁跟蹤(1H NMR,圖2B)轉變揭示了囊泡內共聚物在氧化條件下的結構和行為變化。
圖2. (A)共聚焦顯微鏡下,一個PMeSPG-b-PSar囊泡在8.8 mM雙氧水刺激下隨時間的崩解過程。Scale bar = 25 mm。(B)囊泡樣品(重水作為溶劑)在H2O2作用下的1H NMR譜圖隨時間的變化。
在證明了囊泡的氧化響應性后,作者將一種疏水的光敏劑,四苯基卟啉(TPP)引入到PMeSPG-b-PSar囊泡體系中。TPP可通過疏水相互作用附著在囊泡膜上。在光刺激下TPP會生成單線態(tài)氧(1O2)等ROS,引起囊泡崩解(圖3A)。這樣,光作為一種更為可控的刺激源可實現(xiàn)囊泡的響應性行為。如圖3B所示,在共聚焦顯微鏡的激光(HeNe 543 nm)照射下,負載TPP的聚類肽囊泡同樣能發(fā)生響應性的解散。如圖3C所示的虛線內區(qū)域經(jīng)較長時間(15 min左右)的激光集中照射,虛線內的囊泡完全消失,而在其余位置仍有較多的囊泡分布。以1O2氧化為介導,負載TPP的PMeSPG-b-PSar囊泡的響應性崩解可以通過光刺激可控實現(xiàn)。細胞毒性試驗結果證明了PMeSPG-b-PSar囊泡具備優(yōu)良的生物相容性。PMeSPG-b-PSar聚類肽囊泡所展現(xiàn)的這些優(yōu)異特性使其在藥物傳遞、生物檢測、微納米反應器等應用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圖3. (A) 引入TPP,在光照刺激下激發(fā)生成1O2,使得囊泡因氧化響應性而崩解的示意圖。(B)兩個負載有TPP的PMeSPG-b-PSar囊泡在共聚焦顯微鏡激光照射下隨時間的崩解過程。(C) 在共聚焦顯微鏡觀察中的一區(qū)域在長時間的觀察實驗前(I)和實驗后(II)的囊泡分布情況。虛線所示區(qū)域均經(jīng)過共聚焦激光的約15 min集中照射。
以上成果發(fā)表在Biomacromolecules (DOI: 10.1021/acs.biomac.9b00713),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學博士生鄧揚威,他曾作為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生到巴黎李敏慧教授課題組進行合作研究。該研究得到法國國家研究基金(ANR)、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留學生基金的資助。
- 吉大陳學思院士、孫靜教授團隊 JACS:聚類肽輔助因子精準調控熊果酸螺旋納米纖維原位動態(tài)組裝實現(xiàn)協(xié)同腫瘤增效治療 2025-05-13
- 巴黎高科化學學院李敏慧教授課題組:紅光響應的含釕-多吡啶基配位化合物的聚類肽納米組裝體 2023-12-17
- 北科大姜乃生教授《ACS Macro Lett.》:側鏈支化對受限聚類肽薄膜多級晶體結構的影響 2022-08-25
- 華東理工林紹梁/靳海寶團隊、上海交大周永豐 Angew:通過調節(jié)偶氮苯對位取代基的電子效應制備具有可控光響應性的超薄聚合物囊泡 2025-02-22
- 四川大學丁明明和譚鴻教授團隊Angew:高分子構象轉變調節(jié)囊泡膜通透性 2021-08-19
- 西南交大周紹兵教授團隊《Sci. Adv.》:聚合物囊泡同時引發(fā)內質網(wǎng)應激和自噬流阻斷,有效抗腫瘤及抑制腫瘤轉移 2020-08-05
- 青科大李志波/劉紹峰教授團隊 ACS Catal.: 新型鉿金屬催化劑鏈穿梭聚合制備高熔點烯烴嵌段共聚物OBC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