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斯坦福大學鮑哲南教授課題組與南京大學賈敘東教授課題組合作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上發(fā)表了題為“Polymers in Lithium-Ion and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的綜述論文(DOI:10.1002/aenm.202003239)。
鋰電池具有質(zhì)量輕、能量密度高、無記憶效應等特點在生活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推廣,人們也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聚合物作為一種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的材料,也在鋰電池領域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圖1. 聚合物在鋰電池不同分區(qū)的應用(電解質(zhì)、電極界面保護、粘接劑、隔膜)
該綜述從聚合物固態(tài)電解質(zhì)、人造電極-電解質(zhì)界面、粘結劑和隔膜四個部分,系統(tǒng)地介紹了近年來國內(nèi)外聚合物在鋰電池里的應用,包括相關聚合物結構設計、材料制備方法、電池具體性能等等。全文匯總的各類方案不僅可用于改善鋰電池面臨的實際安全問題,同時也為未來制備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提供了參考思路。
在聚合物電解質(zhì)方面,本文主要從單離子電解質(zhì)體系和雙離子電解質(zhì)體系兩個方面詳細總結了固態(tài)與準固態(tài)電解質(zhì)的性質(zhì)與特點,并以近年來的詳盡文獻案例進行歸納總結。在人造電極-電解質(zhì)界面方面,本文總結了石墨負極、硅負極、鋰金屬負極所面臨的問題,并從界面保護的角度整理了解決方案。在粘結劑方面,本文針對多種負極及硫正極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且切實可行的解決思路。在隔膜方面,本文匯總了各類先進隔膜,包括包覆多種涂層材料的PP及PE隔膜、新型聚合物隔膜(PI、PMIA等);除此之外,本文也總結了目前針對未來高性能鋰硫及鋰空電池的隔膜進展。最后,結合鋰電池發(fā)展方向與聚合物的特點,展望了未來鋰電池中聚合物的設計方向以及工業(yè)化規(guī);媾R的挑戰(zhàn)。
該工作第一作者為斯坦福大學碩士畢業(yè)生李俊亨,目前在中國從事行業(yè)研究工作;共同一作包括南京大學博士生蔡一楓,南京大學碩士生吳昊旻和斯坦福大學博士生俞之奡;共同作者還包括南京大學張秋紅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顏徐州研究員、清華大學劉凱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學博士生Theo Gao等。通訊作者為斯坦福大學鮑哲南教授和南京大學賈敘東教授。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003239
- 浙工大劉善秋/中國科大李景國《ACS APM》:高效異相成核劑UiO-66及衍生物用于聚合物納米孔結構發(fā)泡 2025-05-16
- 化學所陳傳峰、韓瑩團隊 Angew:基于杯[3]二氫吖啶與受體鍵連聚合物超分子TADF材料的構筑及在痕量苯快速可視化檢測中的應用 2025-05-15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高登峰教授 AFM:自由體積和能帶結構協(xié)同調(diào)控助力聚合物電介質(zhì)高儲能性能 2025-05-11
- 哈工大潘欽敏教授《Compos. Part B: Eng.》:分子刷助力寬溫域固態(tài)鋰電池 2025-03-03
- 湘潭大學馬增勝教授團隊/華南理工大學劉軍教授團隊 Angew:“電荷倉庫”誘導鋰離子電池中富氟化鋰的SEI層的形成 2024-03-05
- 南工大董維亮教授等 Angew:從廢棄PET塑料到高價值鋰電池負極材料 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