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一個學術共同體
記者: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大學越來越被人們看成是一般的社會組織甚至是行政單位。作為大學校長,你認為理想的大學應該是什么樣的?
黃達人:我們在學校內部一直強調,大學應該是一個學術共同體。作為學術共同體,大學必須以學術為目的,以科學精神為核心凝聚力,并且應有某種對絕對精神的追求。同時,大學還必須有所作為,除了能夠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還應該面向未來,服務社會。
此外,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教授就是大學。教授是大學精神和文化的體現(xiàn)者和傳承者,是衡量大學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的尺度,也是對學生人品、學品有著根本性影響的群體。沒有了教授,大學也就不成為學術共同體了,教授絕對不僅僅是大學的雇員。
大學去行政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記者:現(xiàn)在很多大學教授都熱衷于擔當行政職務,但是我們聽說,在中大沒有教授愿意出來做處長,這是為什么?
黃達人:的確,我們在公開招聘行政部門領導時,常常遇到沒有教授前來報名的尷尬。一般來說,作為職能部門負責人,擁有一定的資源配置權。一些教授愿意出來做官,可能是因為擔當行政職務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但如果做官只是為大家服務,而不能獲取更多資源的話,教授們謀求行政職務的驅動力會小一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大營造了一個好氛圍,避免讓行政職務成為謀取資源的手段。
有一個例子。我們主管財務工作的副校長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學者。他掌管著學校包括學術研究、團隊建設、平臺建設的經費,但他所在的團隊一分錢也沒有多拿。
記者:大學去行政化是個社會關注的話題。你也曾說過,大學去行政化是大勢所趨。那你認為大學去行政化應該如何實現(xiàn)?
黃達人:大學去行政化會是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必須與事業(yè)單位及其他行業(yè)的體制改革同步推進,逐步建立符合高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作為大學,目前我們只能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校內實現(xiàn)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學校的行政部門要圍繞教學和科研做好服務工作。行政管理人員更多地要考慮:我能為教授、為教學科研做些什么?怎樣提高辦事效率,讓教授們在中大感覺到愉快、舒心,而不是總有被人“管”的感覺?
- 一個副處長,20個博士、副教授去爭 教育去行政化迫在眉睫 2015-03-09
- 清華北大綜改方案獲批 高等院校改革正式啟動 2014-12-17
- 中科院逐步推進研究所去行政化 完善院士增選計劃 2014-08-21
- 中山大學腫瘤醫(yī)院楊江教授 JCR:可吸入式pH響應型電荷反轉聚合物-siRNA復合物用于ALK融合陽性肺癌靶向基因治療 2025-03-31
- 中山大學張澤平/容敏智/章明秋團隊:聚合物可逆互鎖網絡與固態(tài)超滑協(xié)同實現(xiàn)粘-不粘復合防污涂層的時序防污機制演變 2025-01-30
- 中山大學賈昭君課題組 AHM: “裝甲”活體益生菌平臺 - 糖尿病感染傷口愈合的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 2025-01-25
- 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大學是一個“學術共同體” 2009-03-23